老司城入口
老司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为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军事性城堡,是集民族文化、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,是我县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。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:
晨雾中的山寨
一、基本情况
老司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位于永顺县东南19公里的灵溪河畔,是一处分布密集且布局严谨的土家族王城遗址。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,分为宫殿区、教育区、宗教祭祀区、王陵墓葬区、军事演练区、狩猎娱乐休闲区。现地面尚存可供游人参观的有:始建于唐距今1000余年历史的玉皇阁;始建于唐重修于明距今600余年历史的祖师殿;建于清末距今200余年历史的土王祠;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的王陵及将军部属墓葬;正街、河街、半坡街等八街九巷;德政碑、翼南牌坊、钓鱼台、观猎台;古柏、古柳等。
土司王衙署遗址
据《唐书》、清·《永顺府志》记载,老司城春秋时属楚,秦为黔中郡,汉属武陵郡,梁设福石郡,隋为辰州,唐天授初置溪州,景元二年(711年)建都督府,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改灵溪郡,五代后晋天福五年(公元940年)复为溪州,北宋熙宁九年(1076)年,彭师晏筑下溪州城,赐名会溪,南宋绍兴五年(公元1135年)十世土司彭福石冲袭职后,常感下溪州受辰州约束,于是将治所从下溪州迁回老郡城(现为老司城)进行营造,并赐名曰“福石城”,元初置安抚司,后升为宣抚司,明洪武五年(1372)置宣慰司。土司鼎盛时期管辖范围达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重庆七省市部分地区,辖二十州:上溪州(今龙山县地);中溪州(今永顺中部及北部);下溪州(今永顺东南部及古丈地);永顺州(今永顺西部);保靖州(今保靖,花垣);龙赐州(今龙阳县);忠顺州(无考);天赐州(无考);感化州(今永顺、湖北来凤、咸丰地);懿州(今芷江地);洽州(今芷江地);安州(今贵州石阡县);富州(今麻阳县);高州(今贵州桐梓、凤泉地);新州(无考);来化州(无考);远州(无考);宁州(今云南省曲靖,清溪镇);南州(今四川綦江南);顺州(今广西西北,贵州司水南)。
监钦湾遗址
后晋天福四年(939年)溪州刺使彭士愁为壮大自己实力,扩大自己地盘,引奖、锦诸州蛮一千余人攻打辰、澧两州。楚王马希范遣静江指挥使刘京力、廖匡齐率五千步卒讨伐,在征战之中,廖匡齐战死,彭士愁战败退奖,彭师杲为父输诚,束身纳款,双方盟誓铭于铜柱称:“尔能恭顺,我无科徭”,“永无金革之虞,克保耕桑之业”。铜柱盟约使土王权力高度集中,不需向朝庭交粮纳税、服兵役,从而奠定了彭氏政权世袭八百余年的基础。老司城为土司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中心。由于历史的变迁,经济发展的需要,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老司城迁治所于颗砂城(今永顺颗砂乡)。雍正五年(1727年),清王朝为加强中央统治权力,改土归流废除司治,置永顺府于灵溪镇(今永顺县城),土司千年古城逐渐荒废。从五代起,历经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9个王朝,自梁开平四年(910年)彭瑊始至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彭肇槐止,彭氏政权延续23代32任,历时818年。
宣慰使彭宗舜合葬墓中室
宣慰使彭世麒合葬墓中室墓口
宣慰使彭世麒合葬墓中室
宫殿遗址一角
【游览须知】
一、开放时间
08:00—18:00(夏天)
08:30—17:00(冬天)
博物馆星期一闭馆
二、优待政策
老司城成人门票价:118元/人
老司城网络门票价:98元/人
老司城景区团队价:98元/人
老司城优惠门票价:60元/人(14周岁以上25岁以下学生、年满60周岁未满65周岁的老年人享受)
老司城景区讲解费:150/次(自愿)
老司城景区司河泛舟:30元/人(自愿)
三、服务设施
1、行李寄存:寄存服务:观众大件行李可免费寄存于本馆储物柜。
2、景区讲解:2. 导览服务:本馆免费为观众提供导览材料,可在老司城景区售票厅领取,也可通过微信扫描老司城景区公众号二维码获取相关信息;展厅内有多媒体导览服务,观众可多媒体导览了解相关信息。
3、景区地图: 参观路线服务:本馆入口有参观路线示意图,帮助观众了解馆内整个路线、出入口、安全通道等信息。
4、卫生间:出入口卫生间设有无障碍卫生间,卫生间配备干手器、卫生纸、洗手液等用品。
5、吸烟区:内部禁止吸烟,入口设有灭烟处、挂有禁烟提示;
6、残障通道:入口设有电梯直达展厅的无障碍通道。
7、餐厅:购物、餐饮服务:老司城景区设有购物店、餐饮餐厅,观众可根据要选取。
8、便利店:购物、餐饮服务:老司城景区设有购物店、餐饮餐厅,观众可根据要选取。